內容
特種強夯施工條件下怎么進行施工布局
特種強夯施工條件下怎么進行施工布局
濕陷性黃土強夯的作用原理是由碎石、礫石、礦渣或粗顆粒材料組成。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土壤的性質和結構,降低土壤的滲透性和壓縮性,控制其濕陷性的發生。
強夯法處理濕陷性黃土,是將大噸位夯錘提升至預定高度自由落體。通過在地基上施加巨大的沖擊能量,在沖擊能量的沖擊下產生沖擊波和夯實應力,壓縮或振動地基,提高地基的強度,降低土壤的壓縮性,改善液化條件。清除土壤。除了濕陷性黃土等功能外,還達到了地基加固的目的。
應重視強夯處理濕陷性黃土的安全措施。
1、施工前應清理場地表面的腐蝕性物質,挖出局部的淤泥層和土層。應該及時清除水。排水措施應按設計進行。
2、施工前,在強夯范圍內檢查地下結構和地下管線的位置和標準,避免施工造成的損壞。
3、強夯引起的振動影響周圍建筑物及其他建筑設備。應采取隔振和防振措施。隔離溝開挖寬度不應小于1m,深度不小于3m。
4、強夯機械應采用自動解耦裝置的履帶起重機起重錘,使落錘使用時不翻轉。
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施工技術
1:標明第一個夯實點在平整場地上的位置,并測量場地的高度。
2:起重機處于位置,使夯機與夯擊點位置對準。
3:測量夯實錘擊前的高度
4:夯機在預定高度吊起。錘子自由下落后,應將吊鉤放下,以測量錘頭頂部的高度。如果坑底傾斜,坑底應及時填滿。
5、在每次搗固前,檢查夯實點,檢查夯實后夯孔的位置,發現糾偏和搗固坑滲漏和夯實應及時糾正。
6、根據設計要求檢查各搗固點的夯實次數和夯實能量,并對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參數和施工條件進行詳細記錄。
7:最后采用低能錘進行全夯,落距4~6m,搗固三次,第一夯機可為3000 0kN m,二次夯機可為2500 kN。m,第三全夯,全夯擊可為1000 kN m,夯實地面松土,并測量夯場地高度。